建校时间:2000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职业中学坐落在云南省保山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保山第一职业中学师资力量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职业中学坐落在云南省保山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建校时间:2000
保山技师学院位于保山市隆阳城区,始建于1965年,经过51年的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我市唯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公共实训基地。经上级部门批准,学校挂牌保山技师学院,成立保山市轻纺与服装学校。与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完成资源整合,实现两校“合二为一”办学,学校占地513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390人,其中,中高级教师226人,是保山唯一实施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的学校。
保山技工学校专业设置
目前开设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烹饪、汽车维修等20个专业,有全日制教学班级230个班,在校生9000多人,师生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我校毕业生杨金龙同学2015年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成为云南籍学生第一人。学校技能训练设施设备齐全,建有省级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汽修和机电实训大楼、旅游实训楼、组培室、汽车培训驾校、汽修厂、服装厂、养殖场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
建校时间:1996
1996年,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
“南方人”秉承“为社会育才、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成才铺路”的办学宗旨,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认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两年的发展,到1998年,我校在校学生人数达5400余人,专兼职教师400余人,成为当时西南地区办学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民办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民办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6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由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同时省教育厅明确指示,为确保商学院的优质办学资源,要求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逐步缩小办学规模,因此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在2003年停止中专招生,全力以赴举办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008年,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11年,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在云南中华职教社的领导下,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牵头组建了云南培华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华职教社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的投资和后勤外包项目公司。
2012年6月,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经省教育厅的批准,正式恢复中专招生。截止2015年9月,在校学生达2500余人。
至此,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形成了参与举办民办高校、联合公办高校发展职业教育和自办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三种发展模式。自成立至今的20年来,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为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各层次专业人才。
二十年奋发蹈厉,风雨兼程。学校励精图治创新业,春华秋实谱新篇。
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开设专业
学校目前开设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2016年5月,学校与深圳华兴鼎盛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达成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培养“工业机器人”及“物联网”专业人才,实现了新的办学模式。同时,学校不断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深化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与泰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起了合作办学关系,开设商务英语、航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学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标准,打造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等骨干专业,做到专业设置科学化,教师配置专业化,学生培养质量标准化,技能人才需求精细化;实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与市场对接。
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办学优势
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昔日陋室换新貌,拥挤的宿舍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校园网室室相通,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多媒体设备齐全的教室,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走进琴房,学生们灵活的手指弹出美妙乐章;走进形体房,学生们翩翩起舞,用舞蹈表达丰富情感……
如今的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和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5%。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年轻教师入校时首先要参加教师培训,上讲台第一年有老教师一对一指导,实行教师授课考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积极进取的热情。
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人、成才、成功。认真抓好五个教育,即:“理想目标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习惯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好一个会,即:“主题班会”;搞好一个活动,即课外活动。着力打造学生的文化底蕴、技能功底、做人底线,使学生学练并重,德能双修,知行合一,以严谨务实的精神走向成功。积底蕴之深厚,纳百川成大容。
二十载艰苦求索路,看未来前程似锦,而今迈步从头越。前辈教育改革的宏图,育化万民的壮志,矢志不渝的追求,创业初期的艰辛,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在穿越二十载岁月风雨之后,依然历历在目,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
建校时间:1956
学校是一所公办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有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等。多年来学校在教学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学校始建于1965年7月,至今已走过48个年头。2003年8月原保山农业学校、财贸学校、工业学校、农机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五校合并重组,整合成为一所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保留保山市技工学校名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制度。
学校座落在保山市政府所在地的隆阳城区西侧,与太保山森林公园和龙泉湖公园相邻,这里植物茂密、环境优美、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是读书求知、修身养性、环境优雅的花园式绿色学校。学校占地256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建设布局合理,有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实习工厂、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楼、礼堂、食堂、医务室、洗浴室、小卖部、田径场等设施,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实训基地分开,道路沟通便捷,绿化美化层次特色鲜明,绿化率达53%。
学校教学设备总值1300多万元,建有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实训车间、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有教学用计算机580多台(套),建有百兆校园网,实现教职员工备课、工作人手一台计算机,部分实现无纸化办公。图书馆藏书19万册,报刊150多种。校内设有“云南省第3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三级煤矿培训中心”、“保山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保山市农民科技培训中心”、“保山市泰宇驾驶员培训学校”。
建校时间:1965
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战略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以龙泉湖校区作为我校发展的主校区和规划的基点,以功能布局合理,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实训水平提升、有利于新的校园形象塑造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对现有的校区布局和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定位,彻底解决目前一校多区给学校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问题。以龙泉湖校区建设为核心,对目前各校区的布局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做到布局合理、功能突出、定位清楚、相互关系协调、综合效益显著;学校总的发展战略及目标:我校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以中专、技工教育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成人继续教育共同发展,在教育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居全市前列,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全省先进水平,在滇西边境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为学校向高职院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市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基地。 在未来十年内把学校建设成为在滇西边境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时间:1965
保山市中专技工学校现有校园总面积277亩,各类建筑6.77万平方米,分为五个校区,即:师专老校区、龙泉校区(原民干校)、郎义校区(原财校)、板桥校区(原农校)、北关校区(原农机校)。
保山市中专技工学校发展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以龙泉湖校区作为我校发展的主校区和规划的基点,以功能布局合理,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实训水平提升、有利于新的校园形象塑造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对现有的校区布局和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定位,彻底解决目前一校多区给学校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问题。以龙泉湖校区建设为核心,对目前各校区的布局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做到布局合理、功能突出、定位清楚、相互关系协调、综合效益显著;学校总的发展战略及目标:我校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以中专、技工教育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成人继续教育共同发展,在教育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居全市前列,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全省先进水平,在滇西边境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为学校向高职院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市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基地。
建校时间:1982
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2年,学校位于宾川县金牛镇太和路1号。校园环境优美,师资雄厚,设施齐备。先后被云南省评定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平安校园,正在创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多人,开放教育学员1400多人。教职工105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一级教师45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5%以上。
学校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根本,以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为目标。学校共开设有11个专业,其中6个骨干专业,同时承担着宾川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作。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输送了近万名实用型初、中级技术人才,短期培训20000多人次,2004年首届三校生高考以来,各专业共向高职院校输送本专科学生1400余名。
建校时间:1991
沧源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于1991年1月创办,是一所集中职学历教育、电大开放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层次教育为一体的公办“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总面积75亩,校舍建筑面积20896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3641万元。校内教学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齐全,学生公寓式住宿,内设卫浴间,全天候热水供应。校内设有校园超市,学生食堂。
建校时间:1960
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是云南省财政全额拨款的国家公办学校,隶属于云南省轻纺工业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是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学校于1983年正式成立,以轻工为“胎记”,以轻工立名,显示出了在我省轻工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
建校以来,学校适应云南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制糖、食品、酿酒、造纸、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应用等轻工行业内已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依托行业背景,学校在为这些产业群培养第一线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品牌专业。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集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的办学架构。实现了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成了集大专、中专、技校学历教育于一体,同时面向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实力强劲、毕业生就业市场供不应求,为迈向更高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云南轻工业学校发展历程
云南省轻工业学校创建于1960年,曾历经并、分、停和重新组建几个阶段。
1960年上半年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建立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校址暂时设在昆明市西站原云南省轻工业干部学校内,由云南省轻工业厅主管。当年秋季开始招生。9月1日开学。本年度开设四个专业:制糖工艺、造纸工艺、油脂工艺(芳香油)、纺织工艺,每个专业招生40人,当年共计招收初中毕业生160人。学制定为3年。1961年秋季,除制糖、造纸、纺织工艺各招生40人外,新招收硅酸盐工艺40人。两年共招收学生320人。
1962年9月,由于精简机构,按照省委指示,省机械工业学校、省轻工业学校、省化工工业学校、省水利电力学校4校合并,成立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归属省机械工业厅主管。
1965年5月,重新调整中等专业学校体制时,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又分为一、三工业学校。第一工业学校归属省机械工业厅主管;第三工业学校归属省轻工业厅主管。三工校1965年秋季招收造纸、硅酸盐专业各40人。1966年秋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1974年全校教职工并入云南工学院。轻工系统的中等专业学校又一次被撤销。
60年代建立的这所轻工业中等专业学校,自开办至撤销。共为全省轻工业系统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约400人。
1979年3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重新组建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按在校学生600人的规模开办,隶属省轻工业厅领导。
校址设在昆明市西山区小海口。基建总投资423万元,1982年8月破土动工。
1985年底已基本建成,学校占地面积35亩,校舍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
1983年秋季开始招生51人,开设三年制甘蔗制糖工艺1个班。
1997年底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太平村。
2002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与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合并。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实现了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成了集大专、中专、技校学历教育于一体,同时面向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实力强劲、毕业生就业市场供不应求,为迈向更高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云南轻工业学校教学设施
为学生吸取知识培养技能提供硬件保障,学校拥有各专业实训室;3D仿真室;先进的计算机室;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室;先进的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室;具有成套设备的多功能仪表实验室;多个能满足各学科所需的生化、微生物、化学等实验室;以及车、钳、铣、刨、钻等设备的金工、机加工实习工厂,汽车修理车间;同时还与多家国有企业建立了厂校联合模式的学生实习基地。
云南轻工业学校合作企业
结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我校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率先设立生物制药、生物化工、食品生物工艺等专业,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团、云南南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洋浦南华糖纸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金碧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昆明施普瑞有限公司、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滇虹药业有限公司、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昆明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昆明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市嘉华食品厂、云南广得利胶囊有限公司、昆明天使食品总厂、云南英茂糖业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赢得社会好评。
建校时间:1984
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位于田园镇达丙社区小高桥,成立于1984年,2002年11月,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昌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整合成立昌宁县职业教育中心,2013年2月,变更恢复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加挂昌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昌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保山电大昌宁工作站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主要开展职业教育、教师进修、远程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基地培训、青少年活动等工作。
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933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598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4881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551平方米,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等生活用房14058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场区规划布局合理有序。校内有图书阅览室、微机室、电子电工工位、汽修工位、高原农庄实训工位、电子商务工位、牧医工位等。2014年11月成立昌宁县程晟工贸有限公司,下设汽修厂、爱心文化传媒公司、昌宁县高原农庄农特优产品体验中心、高原农庄科技生态示范园、养殖场。现有在编教职工140人,专任教师133名,中高级教师79名,专业教师69人,文化课教师64人,双师型教师55人,大专以上学历133人,学校教师结构基本合理。在校学生3840人,累计毕业学生1万余人,就业率达95%以上,在校成人函授学生960人,藏书89741册。